讲座信息:语法结构的演化及其相关问题——以唐五代“V将”结构为例

发布者:程洪金发布时间:2017-12-13浏览次数:527

题目:语法结构的演化及其相关问题——以唐五代“V将”结构为例

  

时间:2017121813:30-15:00

地点:虹口校区图书馆606

  

讲座内容简介:

对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法结构来源,近代汉语的相关材料最值得关注。唐五代文献中,动词后的“将”的语法化程度不同,其句法性质可能是并列式中的第二个动词、趋向补语或完成体标记。体标记“将”前的动词仍有[+所有权转移]的语义特征。并列式“V将”和动补式“V将”对时制类型的选择,决定了体标记“将”是先时标记,用于表达背景事件,这一特点导致“将”未能进一步虚化为与“得”类似的补语标记。本次讲座,通过对“V将”结构演化的探究,同时结合对类似结构的分析,讨论现代汉语组合式述补结构形成的基本动因和机制,相信这次讲座能够为相关本体研究和汉语国际教育提供较有价值的参考。

  

人物简介:

杜轶,女,安徽滁州人。200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师,《对外汉语研究》编辑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历史语法。20079月至11月在台湾政治大学做短期研究。20087月至20106月在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任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20113月至12月,20153月至201612月在韩国国立庆北大学中文系任访问讲授。在《语言学论丛》、《语法化与语法研究》、《汉语史学报》、《对外汉语研究》、《汉语史研究集刊》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目前主持国家社科青年课题“篇章语法学视野下的近代汉语完成体助词研究”(14CYY031),已完成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汉语完成态助词演变机制研究”(20080441226),参与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古译经语法研究综述”(06JJD740015)、“汉语历史语义演变的专题研究”(09JJD740014)。